close

  船從阮公墩和湖心亭中的湖面穿越而過,在平湖秋月處靠岸。與妻登上湖岸,映入眼簾的是柳蔭中的小亭。小亭琉璃黃瓦紅色廊柱,亭內有一碑白底黑字,用楷書寫成。筆鋒遒勁筆順酣暢,上書“平湖秋月”四字。平湖秋月是杭州十景之一,十景指的是:三潭印月、柳浪聞鶯、曲院風荷、花港觀魚、南屏晚鍾、斷橋殘雪、雷峰夕照、蘇堤春曉、雙峰插雲、平湖秋月。亭內遊人如織,紛紛爭著在石碑前拍照留念。我拍過照後和妻出碑亭,踱上靠近水面的曲橋,只見不遠處一座南朝北的樓閣。閣前平台上,白色大理石雕成的石欄邊,遊人三三兩兩在眺望湖心。石台上幾株綠柳迎風嫋嫋,翩翩起舞。閣樓邊的草地上桃花、桂花、石榴樹點綴其中,平台上撐開著一排排花花綠綠的太陽傘。傘下遊人端坐椅上,一遍品茗,一遍欣賞著湖景,一派自然悠閑得景象。

  與妻子走入閣內的小賣部,妻嘴饞掏錢買了包杭州小核桃,又買了兩根雪糕。我們一邊吃一邊散步。平湖秋月的樓閣上掛有一副對聯,曰:“穿牘而來,夏日清風冬日日;卷簾相見,前山明月後山山。”楹聯題詠與眼前景色渾然一體。豔陽高照,微風習習,天漸漸熱了起來和妻沿著石板小路走不了多遠頭上滲出了汗水。在那柳蔭湖邊的石墩上小坐一下,便來到了“湖天一碧”樓前。此地湖面開闊,湖風爽爽。湖邊的花樹叢中,蝴蝶蹁躚,蜜蜂嗡嗡嚶嚶,紅黃粉白色的月季花、火紅的石榴花、鮮豔的杜鵑花競相開放,其間的假山湖石層層疊疊撒落其中和湖光山色遙相呼應。

  有詩雲:“萬頃湖平長似鏡,四時月號最宜秋。”遊平湖秋月最好是在仲秋月圓桂枝飄香的月夜,攜情侶去談情說愛。人美景美,情景交融,觸景生情是青年人談情說愛的最好去處。在湖光山影,明月掛柳梢時,駕一葉扁舟淩駕與湖上,劃碎湖影。恬靜的湖面上傳來了潺潺的流水聲,泛起了粼粼的波光。正是:湖靜水清月弄影,漿聲舟行人生情。湖面上的燈影拖著長長的身影,亭台樓閣的倩影、樹影、人影、月影飄入在湖光裏,就像電影開演前的“靜”字畫面。使人忙碌了工作,一天之後疲憊的心淨舒暢起來。近處花樹叢中,不時飄來縷縷月桂的清香……

  平湖秋月之景,主要體現的是清靜的景色,使人有”去鬧入靜“,消除心煩疲勞之效,是患“煩惱病”患者最好的去處。

  離平湖秋月不遠處,就是放鶴亭了。據說放鶴亭,是為了紀念北宋詩人林和靖所建。林和靖既不出仕做官,也不娶妻生子,看破紅塵,六根清淨終生隱身湖山中。值梅花、養仙鶴、飼幼鹿,與客人飲酒賦詩。人以他“梅妻鶴子、侶鹿”,奉為佳話。放鶴亭四面淩空,三面花叢。菊梅蘭松植於其中,有隱士入仙之感,一面臨湖與葛嶺遙遙相望。放鶴亭臨湖的湖石,如飛鶴般躍躍越飛。我撫摸著這飛鶴般的湖石,望著梅林,仿佛看到林老先生騎著驢,侶鹿來到梅花叢中。有歌雲:“天晴雪霽了,臘梅處處香,騎驢灞橋過,鈴兒響叮當,響叮當……啊、啊啊……花開瓶供養,伴我共度好時光……

  篇二:秋月平湖蕩柳影

  秋月朦朧中去東湖上泛舟,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。一輪圓月高照,湖面映出粼粼的波光。秋風習習葦葉蕭蕭,秋水茫茫漁火點點。靜悄悄的月下櫓聲咿呀,蘆葦飄蕩驚飛鳥,這秋夜就顯得更加深沉了。葦深蘆搖驚鳥夜,秋舸輕浮蕩柳影。

  秋天的時候人們往往喜歡登高去山上看秋色,看落葉紛紛,看楓葉霜紅。其實,秋天的美更多的還是應該在江河湖泊之上。孟浩然在寫“秋登蘭山寄張五”時就不知不覺的把登高寫得秋江水遠了。所以,秋天的美更多的還是應該在秋風的江畔,秋雨的河中,秋月的湖上。西子湖上的秋月;昆明湖上的月圓都曾經使遊人流連忘返。

  人生就像一條航船,總是在不斷地變換著泊錨地。現在停下來的地方就沒有湖泊,那樣秋天的時候就看不到湖上的秋月了。平湖秋月蕩柳影的美就只能去夢裏感受了。這樣每當秋天月圓的時候,心裏就有了一幅圖畫。月光融融的夜晚,只身孤影佇立湖畔,月朦朧烏朦朧,煙波迷迷蒙蒙。(中國散文網 www.sanwen.com)

  這個秋天又去東湖看月,風輕輕夜沉沉的。站在湖邊剛好看到一輪圓月從柳梢上升起,淡淡的月光,從人家的屋角透過,從崖畔樹枝間溢出來,悄悄地窺視著湖面。一天銀光一地銀色,那種靜逸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。

  駕上一只小船去月夜的湖上蕩舟,風清水冷秋夜涼。讓小船靜靜的飄在湖上,隨波逐流。遠處有夜來收網的漁火在閃爍,槳聲咿呀,敲梆點點。迷迷茫茫的月夜,迷迷蒙蒙的湖光,輕舟蕩過驚起一湖野鴨。平湖的月夜就像一幅畫,少一筆嫌淡,添一筆嫌濃。

  輕舟隨風飄,飄到柳蔭叢。解纜柳蔭下,蒼茫追月光,那是一種久遠的記憶。小船悠悠輕輕飄,輕輕飄飄輕輕搖。就像兒歌唱的那樣,‘月亮哥哥跟我走,我去湖上漂魚簍。小小船兒搖呀搖,搖上月夜橋。月下看船兒,飄在水中央。飄呀飄呀搖呀搖,搖上月夜橋’。曾幾何時,劃一只小船趁夜去湖上飄蕩,月夜去湖上撒網。時光悄悄從身邊流過,歲月匆匆中寥落了人生。人生昜老天難老,歲歲圓月夜,月夜不老。

  月光悠悠,小船兒悠悠,蜿蜒在月夜裏堤岸在向前方延伸,越遠越影影綽綽的顯得莫測真偽。秋夜涼如水,一輪明月仰望,白雲天邊飛渡。遠眺湖水蒼茫水天一色,這月夜的湖就顯得很靜很靜了。平湖秋月沒有人的聲音,仿佛這世界裏已經沒有了世俗的紛繁,只有沉睡了的大地和湖月陪伴,還有近旁的柳影湖灘。

  夜月漸漸地西沉,已經能夠聽到飛鳥撲動的聲音了。天已經有一些湛藍,天明在即。那是黎明前的胎動,平湖秋月就要去了。

  秋月平湖朦朦朧朧的,把湖邊的堤岸,把天地之間的一切都鍍上了銀白,這夜秋就成了秋天的最美。這朦朦朧朧的月色美麗著這秋夜,美麗著這美妙的秋水,一排排一簇簇的垂柳在月光下的平湖畔排列著,像一個個蒙最蓋頭的新娘,婷婷嫋嫋,扭扭捏捏的辨不清眉目。秋月的皎潔透著平湖的神韻,滌蕩著人的心靈。

  糸纜柳蔭下,匆忙看月光。平湖秋月,秋月平湖,柳蔭簇簇,波光粼粼,秋月平湖蕩柳影。

  篇三:平湖秋月

  每每提到西湖十景,我最先想到的就是“平湖秋月”。

  到不是因為這裏景致最好,恰恰這裏平淡無奇,只是在岸邊看西湖,這裏可能視線較寬,放眼望去,只見西湖一片淼淼茫茫,遠處的湖心亭也是輪廓依稀,右前方橫跨水面的蘇提不見九曲回廊,也不見水榭亭閣。我們是外鄉人又領略不到秋月的淒清,只能白天對著一片茫茫湖水,果真感到“平湖”。這個景點所處的位置恰巧也是遊客從白堤一路走來,剛好歇歇累乏的雙腳的一個休息地。

  30年前,我第一次到杭州旅遊,就是以“平湖秋月”為起點,上船遊覽西湖的。記得那時臨上船前,我和女友曾興致勃勃的留下了四張攝影,那照片在當時可是十分的別致,拍照時不必精選背景,無非就是身後的一片水光,照片拍攝完畢後是組合而成的:左上角是本人頭像,一副和照片整體感並不吻合的表情,卻俯瞰照片中西湖的水光秀色,而這片秀色,就是拍攝前本人去過或沒有去過的只是喜歡的挑選出來的景點。整個構圖有點“寬銀幕”味道(要知道,那時的寬銀幕電影可是時髦影像),又有點明信片感覺,因此,我們當時是非照不可了。至今這照片還好好保存著。

  30年後,我帶女兒又去了西湖。這次在“平湖秋月”逗留的時間較長,看了西湖水,喝了龍井茶,歇了疲憊的腳。那天天氣有點陰,坐在湖畔看著靜靜的西湖水,水天一色,灰靄中透出朦朧的綠,不一會下起密密的細雨,我和女兒躲在雨傘下,卻不想離開石椅,我甚至不覺得那飄忽的雨絲加重了西湖的茫然,反而以為是我的淚眼婆娑,於迷漫中見到了撥動心弦的,灰色的渾然一體!水滴落到湖面上,一圈一圈的圓,互相融合著,洋溢著,漣漪漫漫……

  不一會兒,天又晴開了,岸上傳來30年前我一直學卻學得不像的叫賣聲:“綠豆——棒冰!”那句子中的拖腔太好聽了!記得30年前還學了一句:“清涼——綠豆湯!”也是“清涼”兩字的拖腔讓我回味無窮。

  隨著年紀增長,我覺得這“平湖秋月”的名字取得很美。

  世間上的許多事情大概都不需要“備份”的,許多的繁雜常常會在偌大的茫茫中感化。對於心緒過於敏感的人來說,津津樂道的捕捉每一個為之興奮的嬌點,要把嬌點揉開,讓喜悅漫溢心間,最終還是會被博大的心海淹沒,時過境遷,一生一世的短暫變成了永恒,而永恒猶如湖水,平靜淵博。

  書屋的百合花開了,散發陣陣馨香。我坐在書屋裏一邊讀著賈平凹先生的《五十大話》,一邊照顧著淡淡的生意,書中那些幽默句子使我面帶笑容迎接不知情的客人。先生說:“在40歲以後,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幹不了幾樣事情,而且所幹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。”“差不多半個多月的光景吧,我開始睡得不踏實,一到半夜四點就醒來,骨碌碌睜著眼睛睡不著,又突然愛起錢來,我知道我老了。”“我終於曉得了,我就是強者,強者是溫柔的,於是我很幸福地過我的日子。不再提著煙酒去當官的門上蹭磨,或者抱上自己的書或字畫求當官的斧正,當然,也不再動不動坐在家裏罵官,官讓幹什么事偏不幹。”先生又說:“還是平平常常著好,春到了看花開,秋來了就掃葉。”“平生一片心,不因人熱,文章千古事,聊以自娛。”這些妙句使我啞然失笑,想著先生《廢都》出版那會兒,曾被人家強加對聯一幅,說什么:“假煙假酒賈平凹,廢人廢都廢作家”。也許那時正趕上罵人的或被罵的都是器宇軒昂,意氣風發,揚眉吐氣,心浮氣燥?

  “霽月難逢,彩雲易散”。想到西湖的美景與新舊的友人,我就想,什么時候我還去一趟杭州,這回可要在夜晚去“平湖秋月”看看夜色了。想著幾十年的磨礪猶如那雨雪冰霜皆如水,最終淡化在秋月高懸,湖心明鏡的水天一色中,心中即悵然又舒緩。

  往事如夢,笛韻悠悠,心事浩茫,邀友同敘,那份快感,那份情趣實在令人向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夜雨傳相思 的頭像
    夜雨傳相思

    夜雨傳相思

    夜雨傳相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